就从今天早上开始,Opera Mini 4.2 国际版再也无法使用。访问任何国外的页面都会提示:
“中国用户请访问mini.opera.com,立刻升级至Opera Mini中国版,更快更稳定”
之前的种种迹象表明,Opera Mini气数不多了。先是 www.opera.com/mini 被墙,再是手机访问 Opera 不再提供国际版下载。我当时意识到以后可能 Opera Mini 越来越难下到了,赶紧翻墙去下载了几个留作备份。当时还心想:万一把OM国际的服务器墙了那就Over了。
想不到……唉。昨天晚上还在用呢,在被窝里一直用到12点多,今天早上起来,看到twitter 上的气氛似乎不对,订阅的 GFans 里也有相关信息,被人一点拨,心头一凉,赶紧打开手机,试了下,……唉,Opera Mini 死了,真的死了。 ……
刚才一直在看关于 Chrome OS 演示会的现场记录和问答,算是对 Chrome OS 有了些理解。
我觉得Google的目的就是制造一种“Google服务接入机”,Google 负责开发这种机器的软件部分(操作系统),硬件厂商负责制造这台机器(比如上网本)。软件是预装(固化?)在机器的闪存里的,用户只要花几十美元去买个这样的机器,就可以输入帐号密码开始使用了。
但我觉得这样不太好。这样的设备并不是每个都买的起的。我理想里的 Chrome OS 应该是以U盘/SD卡的形式发布的,用户只要去买一个这样的U盘(或者像Ubuntu那样可以免费索取?),回家插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上就可以用它启动了,就像PE或者Live CD那样,但不同的是装PE的U盘是把数据存在本地的,而 Chrome OS 是存在云端的。
N年之后希望是这样的情景:网吧里的电脑再也没有操作系统,只有一台没有硬盘的裸机,用户带着自己的U盘,进去插上就可以用了… ……
我一直坚信 Opera Mini 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浏览器。在它的最流行版本 4.2 以及尚不成熟的残缺版本 5.0 Beta 中,都有 Save page 这个功能,可以将网页以一种特有有 obml 格式保存到手机的存储卡里,方便以后阅读。经过我长久的折腾,我总结了 obml 的一些特点:
有版本区分。经过实测,Opera Mini 4.2无法识别Opera Mini 5.0 Beta的obml文件,反之亦然。(居然不是向下兼容滴)
Opera Mini 对于 obml 的管理应该是使用 rms 文件的,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当你第一次使用 Opera Mini 保存网页的时候,会要求你指定一个保存地址,然后这个地址就会被记录下来,每新保存一个网页,OM 就会在 rms 文件里新增加一个记录,但是不会去检查原来的网页是否还有效。当你人工把别人保存的 obml 文件(同版本的)复制到你那个文件夹里的时候,再打开 Opera Mini 也不会自动显示出来,一切都需要你重新设定一遍文件夹。经实测,通过 # 0 的快捷键刷新是没有用的,一定要重新设置(Options - Set folder)。
万幸,Op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