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报纸广告

Read the Docs 是供开源项目发布文档的平台。自 2016 年起,Read the Docs 开始在文档页面显示广告以补贴开支,但是他们没有使用任何一家广告平台,而是遵循自己独特的广告政策自己刊登广告。Read the Docs 有一个专门的页面阐述他们「有道德的广告」的理念:

We’re doing newspaper advertising, on the internet. For a hundred years, newspapers put an ad on the page, some folks would see it, and advertisers would pay for this. This is our model.

我曾在《浏览器指纹》一文中提过不少网站用来识别、追踪、定位用户的技术。这些技术理论上当然可以为老大哥所用,但它们对各大广告商更有实际价值:你在一个网站上搜索了某个商品,广告商可以根据你的浏览器指纹,在你访问别的不相关的网站的时候识别出你,从而持续向你推荐相关商品的广告,达到如影随形的「精准投放」的广告效果。而 Read the Docs 的广告没有追踪,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放在他们自己网站上的带超链接的图片。

这真的就像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一样。

读者来信与弹幕

旅居东京的网友 StarKnight 因其幽默感和个人魅力深受 Twitter 中文圈的喜爱。在 2013 年时,他在博客上宣布他将开始尝试使用邮件写博客。他写道:

Blog/Twitter更近于小黑板上的招贴,而直接送达到邮箱里的文字,至少在形式上更有人间的温度。 缺点是,和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时间和频度的Blog/微博服务相比,邮件递送的文章更难以拒绝,如同一位流浪艺人,不知何时就站在了你家门口,说:客官,我给您唱一段儿吧——

以电子邮件寄送博客文章的分发形式,颇像纸质期刊,定期由邮递员送到你家的信箱里。期刊杂志上往往会有「读者来信」栏目,刊登被选中的读者的评论,这便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了,因为互动周期长,所以无论是读者还是编者,都会对文字的选择更加谨慎。而反观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评论,时间成本低了,发表更容易了,但是像「问题与主义之争」那样在期刊上的论战却也不易见到了。

另一个互动周期极大缩短的例子是电影电视艺术。从最早的电影,到后来的电视综艺节目,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变种——网络直播,导演/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形式由几乎是单向的影评,发展为通过电话与主持人互动,又发展为直播时代的弹幕实时互动。Niconico 或 Twitch 上一个热门直播一小时收到的评论数量可能就超过了一部电影一年内的影评数量。但是排除掉大量无意义的「wwwwwwww」和「lul」,剩下的真正有内容的评论又有多少呢?

我的博客自迁移至 Lektor 之后也没有了直接评论的功能,欢迎按照页脚的电子邮箱地址寄来「读者来信」:-)

更新:本博客已增加(可选的)Disqus 评论功能。你可以点击每篇文章末尾的按钮,加载 Disqus 评论。在你点击按钮前,Disqus 不会被加载。有关 Disqus 评论与读者来信的隐私声明,请阅读《隐私声明》。


欢迎留下评论。评论前,请先阅读《隐私声明》。